close

一個偉大的導演,總是可以在最平常的題材裡,挖掘最深的人性。柯波拉1974年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作品,也就是那部因為夾在教父一二集期間拍攝而成,因而最常被忽略的經典作品「對話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「對話」選了一個不算新穎的題材:竊聽。然而在柯波拉的詮釋之下,竊聽本身變成一種解構,竊聽者本身因為竊聽本身的正當性焦慮,以及更近一步質疑了聲音的真實性,讓整部影片成為一部精采絕倫的人性大剖析。
  
  「對話」從竊聽界的頂尖人士哈利竊聽一對偷情男女開始,而等到竊聽工作完成,導演讓我們看到了哈利私人的生活,從打開有三個鎖的門、進到房門看到生日禮物卻不見驚喜之情,反而關心房東是如何打開他的門,知道他的生日,我們就可以發現,哈利這個角色的矛盾:對於自己工作及其專業且滿腹熱忱,卻造成自己焦慮及對人性的不信任。而隨著劇情的發展,在哈利因為習慣性的隱藏自己的一切,而漸漸失去愛人甚至朋友,也由於他在私人生活上的無力與失敗,哈利把心力轉移到工作上,卻意外發現了偷情男女對話裡的秘密,進而產生了更近一步的自我懷疑,擔心自己的工作會傷害到那對偷情的情侶。於是他漸漸開始與自己的工作對抗,想要彌補已經鑄下的過錯。

  而柯波拉厲害的地方就在於,他並沒有因此讓這個故事變成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陳腔濫調,而是從竊聽本身質疑聲音,哈利所聽到的聲音似乎極其的真實,甚至影射了他封閉的生活,然而,聲音本身何嘗又不可能是一種偽裝?因此到最後,竊聽解剖了哈利,讓真實的他開始漸漸裸露,同時,因為聲音帶給人的想像,讓事實似乎越來越近,卻越來越遠。「對話」之所以偉大,在於它以竊聽這個主題揭露了人性的同時,近而的質疑了聲音的真實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orn319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